第一百四十四回 舞衫歌扇清夜无愁(1/4)
大道青楼良宵载酒
且说章秋谷接过扇子来看了一看,便递给那位言立身言主政让他来点。言主政也不肯点,大家推让了一回,公点了一出《朱砂痣》。金兰唱毕,接着云兰也唱了一出《黄金台》。叫的局已经来了几个。金兰又斟了一巡酒,便向金观察告一个假,走了出去。
看官,你道什么叫做告假?在下做书的在上海烟花队里整整的混了十年,从来没有见过倌要向客
告假的。原来这个告假,也是北边窑子里
的规矩。客
们叫倌
的局,那倌
直要等到大家散席,方才可以告退。若是遇着有别
叫局,或者有
在他院中吃酒碰和,便在那叫局的客
面前告一个假,到别处去打个转身再来应酬。甚至叫一个局,有连告好几次假的。金观察虽然没有叫局,却照例吃酒的时候有个台面局的,所以金兰照着叫局的规条,向金观察告假。
在下做书的写到此间,就有个老于上海的朋友驳斥在下的说话道:“你这句话儿错了。要是照着你的说话,倌出来应局,直要等到大家散席方可脱身,遇着有别
叫局,又要向客
告假。万一个天津的倌
也和上海的倌
一般,一天里
出上二三十个局,甚至四五十个局的都有,要是一个一个都要向客
告起假来,那里告得尽许多?那些倌
又怎样的分身得开?难道真个像《西游记》上孙猴子一般,当真有什么分身法不成?”
在下听了笑道:“你的说话虽然有理,却还没有知道这里的实在
形。天津地方的带局比不得上海,止要一块钱,可以一转眼的工夫立起身来就走。在天津叫一个局,足足的要五块钱,又大半都是现钱,没有什么赊帐的。若要叫一个局,不给现钱,一定要是向来要好的熟客方才办得到。这个里
也有一个道理:倌
应局的规例,不论什么地方,除了叫到戏馆和叫到自家公馆之外,一概都要出一块钱的坐场钱,和苏州的叫局规则一般。不过苏州规矩,只有在堂子里
叫局方才要出坐场的钱,酒馆、大菜馆都没有的。天津的大菜馆和酒馆也是这般。那班倌
出来应一个局,若是客
赊帐,就要自己贴掉一块钱。所以天津倌
每逢有素不相识的
叫他的局,多半是推托不去。就算是勉强去了,也一定要当面向他讨钱。那里像上海的这般模样,出一个局一古脑儿只有一块钱,还要大家赊帐。若是一两个局,就是嫖了也不能算嫖帐。彼此的
形不同。如此自然天津倌
的局少,上海倌
的局多了。上海的红倌
,一夜工夫竟有出五六十个局的。天津的倌
,就是天字第一号
等名角,一夜工夫至多也不过出上六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