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章 三国之乱(2/7)
答应。先不说将来如何处理他们的问题,单是由此给帕里国内本就紧张的局势造成的影响,对这两个国家就非常可观了。为了配合将这出难得的戏演好,法斯特同鲁甸都很有默契地向大陆高调宣布,不仅要同帕里北方某重镇建立外关系,并且还要施以援助,以提高他们在大陆上的知名度和合法
!
这样一来,帕里政府可谓打碎了牙往肚里咽,虽然对外了严正抗议,不承认该镇的独立,然而面对法斯特和鲁甸两国的大军进攻,却抽调不出一兵一卒来镇压这势力。
正是见到政府飘摇欲坠的政权,一时间帕里国内纷纷冒出起义义军。有割据某地宣布独立的,有打着推翻无能政府收复国土的,也有脆向法斯特和鲁甸大军献媚投诚的,总之,一时之间,帕里国内千疮百孔,统治了帕里几百年的皇族政权眼见就要易主,全国上下可谓
心惶惶,不得安宁!
趁此良机,凤舞军团石旭光和红骑军团庆计二大举向帕里腹地推进。
然而,他们与鲁甸大军攻取领地之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他们每攻取一地,采取的都是严格的军队纪律,不但不打扰当地未出逃的民众,而且还发给他们后勤物资,以促进尽快恢复生产。对于缴械投降者和俘虏,只要没有明确的政治立场,全部采取自由去留的政策。因此,法斯特军所到之地,虽然还透着战争的残败,然而却是无怨言,甚至还得到了不少民众的暗中称赞,无形中便获得了当地
民的信任。
而鲁甸大军可就没有这么客气了,他们每攻取城池,往往采取的都是宽松治军政策。换句话说,就是只要不是屠城般抢夺财物等事都在主将的默许之下。因此,尽管他们攻取了帕里三分之一的土地,但是鲁甸大军攻占区民众对于他们的印象,却跟法斯特军攻占区的民众有着天壤之别。
这也正是叶天光及留守艾司尼亚的内阁美们一直强调的,要想获取天下,得不到民心是万万不可能达成的。
自从叶天龙登上法斯特帝位,产生了问鼎天下的决心,她们对于军队的管理尤为严格。
一支军队代表的是其治理念,如果在这些事
上都无法取信于民的话,那么广大民众还有何理由选择这样一位君主为自己谋福利呢?
是的,作为一支军队,对待敌一定不可手软。战争自有战争的法则,但是一定要记住战争的目的是什么,为了什么而战争如果一个志在天下的
连这一点都搞不清楚,他是不可能成就霸业的。自古以来的经验教训已经将这一点阐释的异常清楚,然而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